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進一步完善信用修復制度的實施方案》,提出要加快完善統一規范、協同共享、科學高效的信用修復機制,更好幫助失信主體重塑信用。 
會議指出,要統一修復規則,健全資格審查、過程監督、結果認定等環節標準規范。要打破數據壁壘,盡快明確數據共享范圍、方式、頻率,促進相關領域社會數據互聯互通。要強化部門協同,在受理辦理、更新反饋、異議處理等工作中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有專家對此表示,良好的信用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此舉積極回應經營主體關切,推動我國信用環境邁向更高水平,將有力激發市場活力,進一步提振市場發展信心。 近年來,我國企業信用環境穩步優化。據市場監管總局統計,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國市場監管部門累計修復企業違法失信信息877.79萬條,同比增長34.52%,有力激發市場活力。 此外,記者了解到,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意見》也明確完善統一的信用修復制度。要求建立健全統一規范、協同共享、科學高效的信用修復制度,鼓勵失信主體主動糾正失信行為。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統一信用信息公示和修復的渠道,優化信用修復規則,加強司法機關、行業主管部門、信用服務機構等修復協同。對完成修復的信用主體,應當及時停止公示其失信信息、將其移出相關失信名單,并依法依規解除相關失信懲戒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