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問:民營企業非常關心市場準入問題,請問民營經濟促進法是否回應了民營企業的關切?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采取哪些具體措施?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鄭備
民營經濟促進法全文貫穿了平等對待、公平競爭、同等保護、共同發展的原則,不僅在總則,而且在公平競爭、投資融資促進、科技創新、法律責任等章節中,都予以了充分體現。落實法律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重點從破壁壘、拓空間、優服務三個方面強化舉措: 破除準入壁壘方面。近期,我們聯合有關部門發布了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清單進一步縮短;開展市場準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集中整治半年后轉為常態化推進;積極推動民營企業公平參與招標投標,今年1-4月,民營企業中標率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一億元以下的項目,民營企業中標項目數量占比超過80%。下一步,民營企業如果遇到準入壁壘問題,可以登錄我委門戶網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有關專欄反映,我們將會同有關方面認真及時核實處理。 拓展發展空間方面。我們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兩重”建設和“兩新”工作,正在加快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已經在核電、鐵路等領域推出一批重大項目,目前有的核電項目民間資本參股比例已經達到20%,工業設備更新、回收循環利用領域支持民營企業的資金占比超過80%,今年我們還將在交通運輸、能源、水利、新型基礎設施、城市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推出總投資規模約3萬億元的優質項目。同時,我們將大力支持民營企業在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投資布局,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平等使用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產業共性技術平臺,積極參與新技術新產品應用場景的創新與建設。希望廣大民營企業和企業家抓住機遇、敢作善成。 優化服務保障方面。我們將持續加強項目服務,發布鼓勵民營經濟投資的重大項目信息,在項目推介對接、前期工作和報建審批等方面提供規范、高效、便利的服務,幫助民營企業更好了解“往哪投、怎么投”。我們將持續加強要素保障,完善促進民間投資用地、環評等要素和資金保障機制,優化民營企業引進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激勵和服務措施,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數據要素市場建設,參與標準制定,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完善信用修復制度,助力民營企業迸發更多創新活力。 問:民營經濟促進法第四條規定,國務院發展改革部門負責統籌協調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工作。我想請問國家發展改革委,在推動民營經濟促進法的落地實施方面,下一步將采取哪些舉措?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鄭備: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廣大民營企業對實施好這部法律充滿期待。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積極履行統籌協調職能,會同各部門、各地方扎實推動法律實施,重點抓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是抓配套建設。在立法過程中,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我們會同有關部門提前謀劃、同步開展相關制度的“立改廢釋”。一批配套制度機制已經出臺,如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保障中小企業賬款支付條例、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及其實施辦法、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意見、涉企收費長效監管機制等。還有一批正在加快推進,涉及投資融資促進、科技創新、服務保障、權益保護等方面。同時,不少地方結合本地實際,也在積極完善相關配套。 第二,是抓落地見效。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全力推動法律實施,強化剛性約束,重點在五個方面下更大功夫,具體來說就是:下功夫破除障礙,解決市場準入、要素獲取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下功夫治理拖欠,解決民營企業賬款支付問題;下功夫依法保護合法權益,解決企業發展的后顧之憂;下功夫落實紓困政策,解決企業獲得感不強的問題;下功夫加強政企溝通,解決企業合理訴求。同時,在法律實施過程中,我們將注重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不斷完善制度機制,努力營造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良好法治環境。 第三,是抓學習宣傳。我們將會同各部門、各地方全面學習法律內容,深入領會法律精神,更加自覺地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做好民營經濟工作。加強法律宣傳,幫助民營企業學好用好這部法律,維護合法權益,更好拓展發展空間,專心致志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大顯身手;推動社會各界了解法律、遵守法律,凝聚共識、匯聚合力,共同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推動法律轉化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澎湃動力,需要我們齊心協力、久久為功。希望社會各界更加關心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有關法律實施的意見建議,歡迎大家及時向我們反映。 問:民營企業融資是社會各界比較關心的熱點,黨中央、國務院就金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作出了專門部署,民營經濟促進法在“投融資促進”一章對此作了多項規定。請問金融監管總局有哪些貫徹落實的措施? 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叢林:
金融監管總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引導督促金融機構不斷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提升服務水平。確實如你剛才所說,民營經濟促進法第三章專門規定了投資融資促進,這些條款既是對金融部門長期政策和實踐的高度提煉,也為我們明確了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任務。結合法律規定,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重點推進的幾方面工作。 第一,不斷優化信貸供給政策。對民營企業中占絕大多數的小微企業,我們制定了一系列差異化的監管政策,比如在資本監管方面,我們對小微企業貸款的風險資本權重給予了八五折到七五折優惠。在不良容忍方面,我們將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容忍度放寬至不高于各項貸款不良率3個百分點,以此提高銀行放貸的積極性。在解決基層人員“不敢貸”問題方面,我們出臺了普惠信貸授信盡職免責制度。同時,我們每年督促銀行制定民營企業服務的目標任務,確保信貸投放力度。這里給各位記者朋友報個數,民營企業貸款投放一直在穩步增長,近五年的年平均增速比各項貸款平均增速高出1.1個百分點。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民營企業貸款余額76.07萬億元,同比增長7.41%,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5.3萬億元,同比增長12.5%。我們還出臺了無還本續貸政策,為企業降低資金周轉成本。截至一季度末,續貸余額達到7.4萬億元,同比增長35.7%。 第二,引導創新保險產品服務體系。針對民營企業避災挽損、用人用工、技術研發等方面的需求,開發特色保險產品,優化服務。例如,在高技術領域,開展重大技術攻關分散機制、網絡安全保險、無人機保險等試點。對民營企業用工較為集中的新市民和靈活就業群體,聚焦其特定職業風險,以普惠保險產品增強保障力度。新能源汽車產業中民營企業占多數,我們引導保險行業推出了專屬的保險條款和費率,并搭建“車險好投保”平臺,實現“愿保盡保、凡投必保”。 第三,協同創建信息對接共享機制。在線下,我們與國家發展改革委一起建立了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推動信貸資金“直達基層、快速便捷、利率適宜”,已經通過這個機制向小微主體新發放貸款12.6萬億元,平均利率3.66%。在線上,推動多地搭建信用信息共享和金融綜合服務平臺,“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和銀行少跑路”,以數據信息支持銀行發放信用貸款。截至一季度末,民營企業信用貸款余額18.1萬億元,同比增長15.4%。 第四,強化融資擔保的風險分擔功能。會同財政部門,推動建立了覆蓋全國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將服務小微企業作為主要的政策效益指標,這一類業務的擔保費率不超過1%,遠低于商業擔保水平。截至一季度末,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直保余額1.88萬億元,同比增長11.5%。 下一步,我們將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抓好民營經濟促進法的貫徹落實,從監管引導、政策激勵、機制推動、制度保障等各個方面持續發力,對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發展階段的民營企業精準施策。我們將會與有關各方一起凝聚合力,共同推動金融業為民營經濟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可持續的金融服務。 |